读《唯识妙法》之十|哪些方法是正法?

01 一切都是“识”,都是“识”内的事。唯识,是唯有“识”,就是只有“识”。02 唯识妙法是修行方面的原理的最底层的表达,恰似计算机语言中的0和1。03 择法眼…

01 一切都是“识”,都是“识”内的事。唯识,是唯有“识”,就是只有“识”。02 唯识妙法是修行方面的原理的最底层的表达,恰似计算机语言中的0和1。03 择法眼,可以理解为准确选择正法的智慧,或者能力。

【说明】《唯识妙法》是苏军敬先生关于唯识的系列讲述,于2016年12月出版。末学依书中指引,在苏先生指导下,观察世界、体会唯识,初得其妙意。本系列文章,依书中章段次第,交流末学读书体会,助缘有缘读者践行“唯识妙法”。

【原文:第346页第2段】

唯识妙法是修行方面的原理的最底层的表达,是最根本性元素的分析和阐述。如同在计算机世界里,有不同层次的计算机语言,最根本的、最基层的是“0”和“1”层面上的“二进制”语言,再往上是汇编语言。机器语言是最根本的计算机语言,把这个层次的语言弄懂了,对于计算机当中怎么制作图形,怎么组织起各种设备,就能够从最底层的层面上加以把握。唯识、唯识妙法就相当于计算机语言中的机器语言。把唯识、唯识妙法的内容给弄通了,吃透了,那么对修行上的各种现象、各种方法、各种问题,该如何对待,就有了坚实的基础,有了极致的择法眼,能够精准、准确地把握修行中的各种事项,而不偏离正法。

【读书笔记】

01 一切都是“识”,都是“识”内的事。

唯识,是唯有“识”,就是只有“识”。

为什么这么说呢?

比如,现在正在看着的这些文字,是识;显示这些文字的屏幕是识;让这些字得以显示出来的软件也是识;看这些文字的眼睛是识;判别这些文字是什么意思,也是识;喜好或不喜好这些文字的也是识;也许现在是在地铁上,地铁也是识;连地铁上围绕在周围的人或气味,都是识;承载地铁的大地是识,与大地相连的山川河流是识;在大地上生息的动物、植物、非动物非植物,都是识;等等,一切的一切都是识。

怎么说呢?想想看,盲人的世界里有什么?有山川大地吗?有青红绿白吗?有奔跑跳跃吗?当然有啊!但一定与通过眼睛看到的是不一样的。

即使是通过眼睛看到的,比如一座山,是一样的吗?植物学家眼中的山,与动物学家眼中的山,与郊游人眼中的山,与森林防火队员中的山,与愚公眼中的山,会是一样的吗?几乎可以肯定地说,每个人眼中都有自己的一座山。这座山,其实就是每一个人的“识”,是心中山。

听到的声音、闻到的气味、尝到的滋味、触到的坚暖湿滑、想到的种种念,也都是这样,其实是“识”了别的声音、气味、滋味、和触觉,无非都是“识”内的事。

由此便知,唯识,唯有识,一切都是识,只有识。

02 为什么说“唯识妙法是修行方面的原理的最底层的表达”?

每日的悲欢离合、生离死别、兰香汗臭、美味佳酿、温暖寒冷、以及恒久不息的爱恨情仇,哪一位不是于其中随波起伏、先号啕而后笑?这一切无非都是“识”,都是自心的判断与了别。了别,了解、分别,对事物做出判断。唯识,一切都是识,只有识。因此,唯识,就从“识”下手,在“识”这个层面上,来看这些爱恨情仇、生离死别、温暖寒冷的真相。好比计算机的机器语言,全部都是由“0”和“1”构成的。不管什么样的语言,比如我们现在正用的手机的APP、操作系统、乃至就是调整一下声音,也无非是调整相应的“0”或者“1”。唯识,好比要调整认识过程的“0”和“1”。所以唯识是修行方面的原理的最底层表达。没有比唯识更直接地面对认识过程的了。没有比唯识更直接面对“心”的了。

03 什么是“择法眼”?

择法眼,可以理解为准确选择正法的智慧,或者能力。

什么法是正法呢?正法一定是指导修行者实证“缘起性空”的法。通俗地说,正法是可以使人随着修行的深入,生活越来越快乐,工作越来越顺利,身体越来越健康,家庭越来越和睦。

有哪些方法是正法呢?

最稳妥的办法是,依照公认的、没有任何争议的经典所载明的方法修行。苏先生经常推荐的经典有:心经、金刚经、六祖坛经、圆觉经、椤严经、维摩诘经、解深密经、华严经、法华经、椤伽经。

读这些经典,先可以不用逐字逐句弄懂含义,可以只是诵读。在读的过程中,最好是可以听到自己读的声音,即说听同时地读。读到哪句话或哪段话时,如果感觉很特别,比如身体有热、麻、凉等感受,或者感觉这些话说得莫名的特别好,就静静地保持着那时的状态。这些话描述的方法,有可能正是适合的正法。可以反复地读、并实践这种方法。

读经的方法,除说听同时外,还有一种苏先生倡导的方法,随文入观。苏先生在个人公众号《如是禅》中写道:“随文入观,最重要的是,不仅要眼睛看,不仅要大脑思维跟着走,还要全身心地在感受,在感受所看的内容。比如说,这个时候,看到“肚子饿了”,你就去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不是饿了,就是要有这种感觉。又比如,看到一个“轻”字,就感觉到轻,整个人轻快,整个手脚身体都轻快。看到了“重”,都沉甸甸。看到了寒冷的“冷”字,就应该感觉到一种冷。要找到这种感觉。”

详细的方法描述,阅读请参阅随文入观

《唯识妙法》读书笔记索引

行深

作者: 行深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