唯识三十颂

天亲菩萨,著论一百多部,其中最伟大最精深的就是这部《三十论》,总三十颂约六百言,所谓“含万教于一字,约千训于一言”。唯识三十颂作者:世亲菩萨由假说我法。有种种相…

天亲菩萨,著论一百多部,其中最伟大最精深的就是这部《三十论》,总三十颂约六百言,所谓“含万教于一字,约千训于一言”。

唯识三十颂

作者:世亲菩萨

  • 由假说我法。有种种相转。
    彼依识所变。此能变唯三。
  • 谓异熟思量。及了别境识。
    初阿赖耶识。异熟一切种。
  • 不可知執受。處了常與觸。
    作意受想思。相應唯捨受。
  • 是無覆無記。觸等亦如是。
    恆轉如暴流。阿羅漢位捨。
  • 次第二能變。是識名末那。
    依彼轉緣彼。思量爲性相。
  • 四煩惱常俱。謂我癡我見。
    及我慢我愛。及餘觸等俱。
  • 有覆無記攝。隨所生所繫。
    阿羅漢滅定。出世道無有。
  • 次第三能变。差別有六種。
    了境爲性相。善不善俱非。
  • 此心所遍行。別境善煩惱。
    隨煩惱不定。皆三受相应。
  • 初遍行觸等。次別境謂欲。
    勝解念定慧。所緣事不同。
  • 善谓信惭愧。无贪等三根。
    勤安不放逸。行捨及不害。
  • 烦恼谓贪嗔。痴慢疑恶见。
    随烦恼谓忿。恨覆嫉恼悭。
  • 诳谄与害憍。无惭及无愧。
    掉举与昏沉。不信并懈怠。
  • 放逸及失念。散乱不正知。
    不定谓悔眠。寻伺二各二。
  • 依止根本依。五识随缘现。
    或俱或不俱。如波涛依水。
  • 意识常现起。除生无想天。
    及无心二定。睡眠与闷绝。
  • 是诸识转变。分别所分别。
    由此彼皆无。故一切唯识。
  • 由一切种识。如是如是变。
    以辗转力故。彼彼分别生。
  • 由諸業習氣。二取習氣俱。
    前異熟既盡。復生餘異熟。
  • 由彼彼遍计。遍计种种物。
    此遍计所执。自性无所有。
  • 依他起自性。分别缘所生。
    圆成实于彼。常远离前性。
  • 故此与依他。非异非不异。
    如无常等性。非不见此彼。
  • 即依此三性。立彼三无性。
    故佛密意说。一切法无性。
  • 初即相无性。次无自然性。
    后由远离前。所执我法性。
  • 此诸法胜义。亦即是真如。
    常如其性故。即唯识实性。
  • 乃至未起识。求住唯识性。
    于二取随眠。犹未能伏灭。
  • 现前立少物。谓是唯识性。
    以有所得故。非实住唯识。
  • 若时于所缘。智都无所得。
    尔时住唯识。离二取相故。
  • 无得不思议。是出世间智。
    捨二粗重故。便证得转依。
  • 此即无漏界。不思议善常。
    安乐解脱身。大牟尼名法。

作者及时间

作者:筏苏槃度(vasubandhu)菩萨,译为世亲或天亲。出生于佛涅槃后900年,北印度的健陀罗国的都市布路沙布罗。

佛,据日本学者根据阿育王即位年推算,佛陀年代是前466年~前386年。2013年11月,西方考古者发现佛陀有关的木建筑,推算佛陀可能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。

故,筏苏槃度,即世亲或天亲菩萨,可能出生于公元后514年。天亲或世亲菩萨的哥哥,是阿僧伽asanga,译为无著菩萨。

天亲菩萨,著论一百多部,其中最伟大最精深的就是这部《三十论》,总三十颂约六百言,所谓“含万教于一字,约千训于一言”。

514年,为中国南北朝时期,北魏和南朝梁国。唐玄奘法师是602年~664年,于贞观元年(628年,26岁)去那烂陀寺取经,历时十七年,于645年(43岁)带回。奘,读zang,壮大的意思。唯识史系表

本系列文章,由行深原创。欢迎转载分享。
转载请注明出处:如是行深(http://gates.xin)
转载分享,愿所有人,没有烦恼,绝对快乐,从容优雅工作生活。
欢迎留言交流,同参共进。


行深

作者: 行深

发表评论: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