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 究竟圆满的状态,是佛的状态。佛,是智慧的意思,是觉悟的意思。成佛,是要达到觉悟和智慧的状态。02 “有求皆苦”和消解掉“能求者”。求得求不得,都是苦。03 消解的办法是,觉悟。觉悟“缘起性空”的真相,于是心安。
【说明】《唯识妙法》是苏军敬先生关于唯识的系列讲述,于2016年12月出版。末学依书中指引,在苏先生指导下,观察世界、体会唯识,初得其妙意。本系列文章,依书中章段次第,交流末学读书体会,助缘有缘读者践行“唯识妙法”。
【原文:第344页第2段】
没有哪一个生命,没有哪一人,可以说自己不需要快乐,自己不需要智慧。只要还没有达到究竟圆满的状态,终究是有所求。有求皆苦,这个 “苦”只有通过最后消解掉“能求者”“所求者”,消解掉“自我”,消解掉所求的对象,消解掉一切,体证到所有的内容都是“缘起而性空”,才能得以最终的解除。那个时候,所有的内容都是绝对的本然自在,不需要造作,不需要执取什么,不需要执着,彻底安心,彻底心安。那个时候的“心”,是法界真如心,是佛性心,是佛心。只有达到这个状态,才是究竟的圆满。所以,生命需要佛法。所以,我们需要佛法。
【读书笔记】
01 “究竟圆满的状态”是什么样的状态?
究竟圆满的状态,是佛的状态。
佛,不是寺庙里的塑像,也不是住在天上某朵云彩上的神圣。佛,是智慧的意思,是觉悟的意思。成佛,是要达到觉悟和智慧的状态。要觉悟什么呢?要觉悟世界的真相。这个真相可以描述为:一切都是“缘起性空”。
通俗地说,就是一切的事物或现象,都是由各种因素(缘)共同成就的,而无固定的一个体,也无固定的性。心经的“色即是空”,意思是“一切眼睛看到的物体(色),都是没有体性(空)的”。
“空”不是指“没有”,是说属性上是“空”的。或者说其性质是“空”的。比如说,水的性,我们可以说它有“流动性”,有“不可压缩性”,这个“性”,是从它的应用层面上来描述的性。从水的形成、水的起源角度来说性,是“空”的,是“没有”性的,因为水是由多种因素(比如氢原子和氧原子,比如由水和盐)构成的,且是刹那刹那变化着的,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“水”,也当然就没有什么“性”了。这是理解“空”性的一个角度。
另一个角度。水,是因为我们“看到”或者“触到”水,才知道“有”水。水,无非,是我们心中的一个相,或者一个心念“有水”。这个时候的“水”无体无性,即是“空”性。
一切的事物或现象,还包括“我们自己”,都是空性的。我们常说的“这是我的”“我要读唯识妙法”“我要觉悟”这个“我”,也是“缘起性空”的。即是说,这是“我"也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,也是刹那刹那变化,并无自性。比如说,我的身体,是由筋血骨肉气组成,而且细胞刹那刹那生灭,哪一组细胞组成的哪个身体是“我”呢?我的心,感情丰富,一会儿想这,一会想那,遇到高兴事就快乐,遇到烦心事就忧愁,快乐和忧愁哪一个是“我”呢?
通常我们会认为,“是我决定着我的一切”,“是我的努力,才有了今天的我”。真的是这样吗?那请“让您自己永远年轻”或者“让您自己不饿”或者“让您自己不犯困”。可以做得到了吗?
一切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成就的。“今天的我”是多种因素共同成就的;“年轻”“饿”“犯困”都是由多种因素共同成就的,是“因缘和合”,各种“因”和各种“缘”共同作用而在心上显现出来的一种状态。
一念觉,一念佛;一念不觉,一念凡夫。在一个心念上觉的时候,就是佛,就是圣者;在一个心念上不觉的时候,就是凡夫。念念觉,就是究竟圆满,就是佛的状态。
02 “有求皆苦”和消解掉“能求者”
是谁在求呢?当然是“我”在求。“我”要胖一点;“我”要再年轻一点;“我”希望孩子是我们这群人的孩子中考得最好的;“我”想让父母也能出国去转转;“我”期待着年底的大红包,等等等等。一切都是“我”在求。
求不得,期待与现实有落差,烦恼立刻就出现了。
求得了,也是短暂的开心,更多更大的求立刻就会出现。有一个小贩以高于原价两倍的价格,向一位看上去是富人的游客兜售一件小纪念品。富人没还价就买下了。按理,这位小贩应该感到快乐吧。但是小贩懊悔不已“我为啥没开三倍的价呢?”
烦恼就是这样的。求得,求不得,都苦。
是谁苦呢?当然是“求”的人,也就是那个“能求者”,也就是那个有求的主人公。求本身不苦,是那个“能求者”在感受着、体会着、承受着苦。
相对于这个“能求”,就有个“所求”,也是“求”的对象。“我想瘦一点”,“我”是能求,“瘦一点”是所求,“想”是求。所以,“求”这个动作,包含了“能求”“所求”和“求”这样三个部分。这是佛法或者佛经语系中,经常出现的“能所”,能和所,对应在这里,就是“能求”“所求”。
消除这种苦的根本办法,最高效的办法是彻底消解掉这“能求”“所求”以及“求”。
其实,真正让烦恼能起作用的,是“能求”,是那个承载着求得或求不得的烦恼的那个主人翁,也就是“我自己”。消解掉“能求者”,并不是说在工作生活中不努力。“胖就胖吧”“好了,一切都随它去吧”,不是这样的。目标、努力、创新,一切都是必须的。区别只是不执着于目标,不执着于努力,不执着于创新,因为任何目标、努力、创新,都是诸因素共同成就的,都是刹那刹那变化的,无体无性,何以执着?
努力、创新而出现的结果可能与预期的不一致。“不一致”也是因缘和合,是多种因素共同成就的,也只是当下刹那的状态。调整相关的因素,再来。目标也会有新的目标,努力会有相同或不同的措施,创新也再不断尝试。一切都不执着。虽然有求,也不苦,也是绝对快乐。
03 消解的办法是,觉悟。
觉悟的道理比较容易明白,前面已经说了觉悟,即是觉悟“缘起性空”,一切都是“因缘和合”,是由各种各样的“因”和“缘”共同成就的,都是刹那刹那变化的,是没有任何的体,也没有任何的性的。由此,不执着于任何当下的状态,不执着任何“所求”,任何“求”,于是心安。
消解“能求”“所求”“求”的种种方法,就是佛法。
所以,生命需要佛法。所以,我们需要佛法。
发表评论: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